欢迎访问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网站!

河南省人民政府

首页 > 要闻动态 > 市县动态

【打印】

【字体:

公共交通、挂号看病、停车、代缴费……这些业务一卡通用

时间:2020-10-30 来源:大河网

 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

  10月28日,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市民卡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《意见》提出,郑州将建立以社会保障卡(以下简称“社保卡”)为载体的市民卡服务管理模式,推动郑州市“一网通办、一次办成”改革进程。到2021年底,实现社保卡可办理个人的各项公共服务业务,实现“一卡通用、一码通城”。而且,即便你用的是省社保卡,未来也能实现与市民卡“无缝对接”。

  市民卡未来能在哪些领域使用?

  《意见》明确了应用范围,在政务服务方面,依托政府各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和相关资源,建设市民卡项目,打通各项政务应用、公积金查询、电子社保卡、信用体系等服务,真正实现一网通办、一卡便民;同时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、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对称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增强人民满意度。

  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,市民卡项目融合并拓展公共交通、校园、旅游、图书馆、企业园区、社区、停车场、罚没款项、公共充电桩、公共事业代缴费等应用,实现一卡、一码支付。

  住院看病是很民生的话题,市民卡有啥作用?《意见》称,市民卡项目与现有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对接并布放各类便民终端,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挂号就诊、结算报销、电子病历、健康档案等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,为居民提供家庭医护、电子健康卡、预约挂号、儿童免疫、疾病防控等一站式医疗服务。

  金融服务上,通过市民卡银行账户,实现商场、超市、餐饮、娱乐、加油等商业领域的支付功能,探索安全便捷的理财模式,提供多层次、跨行业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。

  此外,市民卡还可提供征信服务。《意见》提出,市民卡项目融合并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及归集常态化,不断扩大信息归集共享范围,积极推动在金融、交通、文旅、医疗等领域创造信用激励场景,提升广大群众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,形成人人知信用信、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氛围,全面优化提升郑州市营商环境。

  哪些人能办市民卡?

  根据《意见》,郑州将按照“一卡、一库、一平台”的市民卡总体建设思路,以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为载体,完善现有社保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,建设市民卡服务管理平台,实现郑州全市“一卡通用、一码通城”服务管理。

  郑州还要加大社保卡发行力度,在已发行990万张社保卡基础上,实现郑州全市常住人口发行全覆盖。

  用的是省社保卡,可以与市民卡“无缝对接”吗?

  郑州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他们目前正在积极与省里沟通、协调,“未来,省社保卡与市民卡之间不会出现冲突,可以实现‘无缝对接’,也就是说,拿着省社保卡,一样可以享受到市民卡的待遇。”

  该工作人员说,他们也会努力扩展应用场景,让市民卡在除郑州外的更多地方都可以使用。

  何时能用上市民卡?

  对于市民卡的建设,《意见》给出总目标——打造以社保卡为核心载体,融合各类公共服务功能的市民卡综合服务平台,实现市民卡的一卡多用和通用。到2021年底,实现社保卡可办理个人的各项公共服务业务,实现“一卡通用、一码通城”。

  具体节点上,2020年底前,成立市民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,制定市民卡建设实施方案,启动市民卡相关立法程序,搭建完成市民卡软硬件支撑环境,完成市民卡服务管理平台建设,强化市民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服务管理功能,拓宽市民卡在城市交通、酒店住宿、医疗服务、文化旅游、民政残联、公用事业等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应用。

  2021年底前,全面夯实市民卡服务管理体系,实现市民卡在健康、教育、金融、公积金、工会、财政惠民、志愿公益、社会优抚、社会福利、社会救济等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延伸应用。探索推进部分业务全省范围内的跨地区通用模式,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线上线下应用一体化的市民卡服务管理模式。

  2023年底前,完成市民卡地方法规立法,依法持续深化推进市民卡在各类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应用,全面实现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市民卡服务管理模式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【关闭当前页面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