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网站!

河南省人民政府

首页 > 要闻动态 > 市县动态

【打印】

【字体:

开封市政务服务连续两年蝉联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估第一

时间:2020-09-28 来源:开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

  开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定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坚持把企业群众办事“窗口”作为改革的“主场”,着力解决好企业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坚持“极简审批、极速效率、极优服务、极严约束”目标,发扬“去不留行,团结拼搏,迎难而上,守正创新”工作方针,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上精益求精,在精准服务企业、帮助纾困解难上加大力度,在服务流程再造和大数据共享应用上下实功夫,在治理藩篱上再啃硬骨头,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冲抵疫情影响的“防波堤”,成为政务服务加速发展的“先手棋”。2018年、2019年连续两年蝉联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估政务服务第一。

  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队伍建设“汴更强”

  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,创建优质政务服务“党建”品牌。一是抓“党建+窗口建设”。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党组织建设,成立开封市公共交易中心党支部、开封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党支部并纳入局机关党委统一管理,开展窗口党员先锋岗、服务之星等争创活动,促进窗口服务水平提升。二是抓“党建+志愿服务”。成立开封市政务服务系统志愿者服务队,主动提供指引、咨询和公益服务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三是抓“党建+调研聚焦”。利用党建专题调研、“三服务”(服务企业、服务群众、服务基层)专项行动、市民考察团调查问卷等,聚焦群众需求深入调研,着力查不足、补短板、优服务。四是抓“党建+深化改革”。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台账,健全“建、用、融、优、管”不同环节工作台账及责任清单,对党组成员、各科室工作进度进行动态监测和研判督导,不断丰富党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”的特色制度、载体和活动。

  强化高效政务服务体系“云端”布局,群众办事“汴更易”

  一是打造纵横结合服务“矩阵”。持续完善“门、线、网、端”四维架构布局,全力推进“市、县、乡、村”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,创新实施“一门集中、一口受理、一网通办、一链监管、一窗发证、最多跑一次”“六个一”开封特色政务服务标准,开展村级代办、代理、代缴服务,以“村级服务细胞”激活基层便民服务“大网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改造119个乡镇、1876个行政村便民服务大厅综合受理全覆盖,100项职能进驻乡镇(街道)服务大厅,65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村(社区)办理。二是凸显“一网通办”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赋能效应。在全省率先上线全国一体化平台规范运行,一站式汇聚全市各部门网上服务资源,推动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融合发展,强调信息通、材料通、信用通、业务流程通,结合“办理结果”免费递送,助力政务服务实现“网上审、快递达、零跑趟”,做足“通”的文章。截至目前,开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事项1232项,网上可办事项达到90%以上,办结率99.9%;“最多跑一趟”事项达1216项,占总事项的92%;行政许可类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事项(不见面审批)占比83%。三是抢机遇快突破组合推出“特色办”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,加快对外开放步伐,开封特色政务服务新模式、新业态创新发展,推动政务服务理念、模式、制度、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,大力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,降低市场运行成本。突破层级“全城通办”。打破体制上羁绊和属地管理障碍,推出100项“全城通办”事项就近能办、异地可办,市县纵向通,县县横向通。突破周期“集成办”。在全省率先推行“超市、酒店设立许可”等150项高频事项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集成办改革,平均达到减时限70%、减材料50%、减流程30%,总体简化率50%。目前。共完成“一件事”服务3421件,形成737余万件电子证照并推送到省电子证照库。突出事项“一证办”。启动“取消各类证明,推进告知承诺制”专项改革,以权责清单为基础、以流程再造为核心、以“互联网+”为支撑,着力精简证明材料、实现数据共享应用,群众凭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相关民生事项。目前,开封市在全省首个实现涵盖16个部门、158项政务服务事项“一证通办”。突破双休“延时办”。推行开封市民之家政务服务“5+2”无休日办事,填补双休日政务服务需求空白,实现效能革命的再优化、再升级。目前,双休日累计办理事项23528件,接受咨询148520人次。四是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监管”试点工作。着力促进监管规范化、精准化、智能化,运用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和市“互联网+监督”平台信息共享功能两条路径,通过数据沉淀查询,建立审批监察数据链,所有在线审批行为在数据链上全程留痕,可查证,可追溯,对审批行为实现监察和监督“双向”绩效问责,前台展示“绩效考评结果公开、民生事项在线监督、问题线索网上收集、督察事务政民互动”,后台“建设政府绩效考评、数据监测分析”。目前,已有31家市直单位纳入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,共计认领国家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947项,开展监管行为数据覆盖率达到46.41%。

  深化大数据应用,智慧城市建设“汴更快”

  一是打造大数据生态链产业集群。聚焦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、全面赋能数字经济三大建设重点,围绕全市文化、旅游等优势产业,推进“一湖一田九通”项目建设,打造开封特色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和大数据运营体系,深化政校合作,成立“开封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”和“河南大学软件学院双创基地”,推动数字经济活力迸发。二是深化数据汇聚构建“数字底座”。夯实“城市大脑”、信息设施、网络安全三大基础保障,将数据作为“城市大脑”的核心资源,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云平台的作用,强化政务信息、数据资源整合,统筹全市数据资源归集、管理、分析和应用工作,推动跨层级、跨部门、跨地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,融通聚合,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,联手破解城市治理难点。三是深化智能公共服务普惠应用。加快推进新一轮智慧城市示范引领、全面建设,建设优良的智慧城市开发生态,聚焦公共服务、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完善各类场景应用。统筹推进“居民一卡通”项目建设,升级“汴捷办”城市门户APP,加快推进“一卡通用、一码通城”,拓展“智慧开封”城市体验感、感知度。目前,第三代社会保障卡“汴京通”已实现全省首发。

  创新交易管理模式,高效透明“汴更严”

  一是以创新为服务“增效”。推进全流程“一网通办”和免费服务。出台《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程电子化办事流程规范》(2020年版),优化精简70%以上材料,形成上依下托、环环相扣的办事流程,全程免费服务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3000余万元。在全省率先实行“不见面”投标开标。实现远程身份验证、远程解密、在线交流和提出质疑等操作,开标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以内,评标时间平均减少30%,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。目前,完成远程“不见面”交易项目1093个,涉及金额119.58亿元,完成异地评标项目3个项目。二是强诚信为市场“护航”。“奏响”管理招标代理机构“四重唱”,研发代理机构网上评价管理系统,建立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机制、“失信惩戒”机制,持证代理机制和“六方主体”好差评评价机制。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,对整治范围内市本级5178个项目、8248个标段交易情况筛查问题线索。目前,已对1247个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进行评价;向市纪委监委、市公安局等5个单位移交集团性问题线索36件。三是强监管为公平“把关”。加强电子招投标全程事中事后监管,大力推进招投标行政监督电子化,推动各行政监督单位监督方式调整,在线监督率95%以上。2019以来,全市累计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201宗,交易总额356.55亿元。

  提速审批服务,落地开工“汴更捷”

  一是先行先试,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市工作。自2018年起,率先在全省推动投资建设项目“便捷开工”改革,出台多规合一、多评合一等16项具体改革措施,推动建立科学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,实现建设项目68个工作日完成全流程审批服务,审批办理时限比国务院要求的120天压缩44%,申报材料压缩50%以上。二是中流击水,“1322”改革推动“便捷开工”效能再提升。2020年,推出了桩基先行、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在线审查、施工许可豁免清单、设立投资项目审批“一站式”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等“22”项企业所盼改革措施,着力实现建设项目“网上办、联合审、区域评、便捷办”“1”个目标,构建全方位、全覆盖、全领域的服务、审批、监管“3”个体系,进一步开放市场、减负企业、激发活力,为项目建设落地提速增效。三是奋楫争先,破难题减负担保市场主体。疫情发生以来,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“不见面审批”,开辟24小时线上咨询和联合辅导专区,建设中介服务网上超市、全面实行数字化图审、提供施工图联合审查免费服务、优化改造审批管理系统流程功能等措施,真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网上办、自助办、咨询办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截至目前,开封市共有1030个项目纳入“便捷开工”改革统一管理,230多个项目实现开工,改革成效显著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【关闭当前页面】